第116章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第2/3页)
一则汉中空虚,需要时间休养生息。
二则诸戎眼下大多处于观望状态,能不能结盟,还需要看后续运作。
三则关羽在襄樊同样需要休养生息,而且还得防备今年秋后曹魏南下。
反正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诸君仍需努力云云。
到这里,朝会的议程就全部结束了。
然而就是此时。
本属于内朝官的侍中廖立突然出列道:
“大王,前度关于南中之策的议论,从宫中到宫外沸沸扬扬,不知御前是否有睿断?”
此言一出,殿内目光齐刷刷地转向麋竺,少部分去看吴懿。
没办法,相关当事方,诸葛亮和马超各有事忙,张飞远在巴西,李严则在犍为。
其他帮腔的,要么秩次不够上殿。
要么就是马谡这种白身。
连入朝的资格都没有。
而麋竺和吴懿之间,又以麋竺的名位更高。
自然要承受更多关注和压力。
不过麋竺毕竟是老江湖,闻言直接长身而起,对刘备躬身大拜,却一言不发。
意思是全凭刘备圣裁了。
而按照刘备一贯对麋竺的优宠,肯定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然后回头再下个正式诏诰,定下南中方略,此事就算翻篇。
然而。
刘备目光在麋竺身上稍稍一停,便迅速落向后方的麋威:
“师善,李正方指斥卿父为庸将。卿为人子,何以应对啊?”
于是全场目光又齐刷刷地转到麋威身上。
麋威顿时一个激灵。
心道老刘莫不是被二连三的好消息冲昏了头?
不主动灭火就算了,怎么还主动拱火呢!
还有那个侍中廖立。
自己父子过去跟他无冤无仇啊,结婚那天还互相敬过酒……今天干嘛没事找事?
众目睽睽,无暇多想。
麋威微微吸气,沉声奏对:
“臣愚见,不论臣父还是列位将军,皆一心为社稷论计,只有公心,没有私怨。故而谈不上指斥,臣也无须回应。”
“至于说争论本身,关乎国策。依例,应交付台阁公议,亦不是臣可以置喙。”
不回应,不表态,反正就硬拖。
说罢,他还对上方独坐一席的尚书令刘巴,微微作揖。
值得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