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竹牍易去,心粮难除 (第3/3页)
相间。
    看上去,像是从不同来源的简牍上胡乱拆卸下来的。
    但无一例外。
    全都刻着“豫州粮”三个字。
    众将一时恍然,继而怒骂贼将卑鄙,竟让细作在军中散播此物,动摇军心。
    又各自请命回去清查细作,务必将此不祥之物搜干刮尽。
    然而徐晃根本不为所动。
    反而随手抓起一根粮牍,抬到眼前,哈气道:
    “为时晚矣。”
    “手中的‘豫州粮’易去,心中的‘豫州粮’难除!”
    众将想起那日徐晃在邓城外的失态,一时凛然。
    啪。
    徐晃丢下粮牍,往门外踱步。
    “一步慢。”
    “步步慢。”
    “此生怕是追不上了。”
    有将校不服:
    “将军,我精骑数千,东西南北皆可飞驰,如何就追不上了!”
    徐晃猛一回头:
    “刘玄德已先行了十二年,如何追?”
    那将懵然未懂。
    但徐晃却不再理会。
    一路负手走到门槛前,抬头望天。
    一团墨色正在天边缓缓染开,乌央乌央一大片。
    恍惚间,似能看见昔年曹公轻骑南下驱逐的十万众。
    然则地上之众犹可追。
    天上之众焉能及?
    顿时心情萧索,回头道:
    “大雨将至,速速拔营,日暮前务必到达新野!”
    众将轰然领命而去。
    不多时,大军再度进发。
    但刚刚走了半个多时辰,天上便开始电闪雷鸣。
    一时间,雷声通天彻地,压过了进军鼓声。
    士卒因为听不清鼓点,脚步渐渐散乱。
    其后大雨倾盆,道路湿滑。
    各部很快就前后脱节,再难保持行列整齐。
    徐晃见得此状,自知天威难敌,长叹一声,自领精骑疾速北上避雨。
    而随着他这一走。
    原本已经松散的各部军阵,失去最后一点约束。
    军士各自忙乱避雨,再无阵列可言。
    于是一场在冷酷军纪约束下的撤军。
    仅仅维持了三四日的体面。
    终于显出了本该如此的溃北之相。
    只能说,徐晃不愧是曹操一手提拔的良将。
    说大雨,大雨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