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定要好生叙旧 (第2/3页)
可问题是,刘备更需要诸葛亮留在益州!
至于已经时日无多的法正和黄忠,提都不用提。
那么。
既然不能动关羽,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关羽的性格问题。
刘备还能怎么办呢?
只能假借关羽之手,对荆州士人作出一个表态,或者说承诺。
表面上,是关羽承诺不再轻慢傲士。
实际上,是刘备承诺今后在关羽和荆州士人之间。
他不会偏帮关羽。
持中对待。
而这种承诺,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都必然会削弱关羽在荆州的绝对权威。
这才是“彼时满座皆惊”的根本原因。
麋威思虑妥当,对张裔道:
“我明白张公的意思。”
“若拿不出真凭实据,让君侯强行违逆众意兴兵北伐,后续万一有失,只怕要陷君侯于不忠不义的境地,继而败坏荆州大局!”
闻得此言,张裔含笑赞赏点头。
麋威本就对此有心理准备,不再纠结。
转而道:“实不相瞒,除了襄樊之外,其实我对雍凉也有些想法……”
旋即打算将益州方向的战略机遇告知张裔。
虽然他已经给麋竺写信。
但路途遥远,尚未收到回信。
而麋威记得张裔跟诸葛亮私交不错。
若能通过他将这条情报直接递到诸葛亮手上,那就更加保险了。
然而麋威刚提了一嘴诸葛亮。
张裔的面色突然变得十分难堪。
麋威:“张公,可是蜀中出了什么大事?”
张裔摇头:“只是私事,不提也罢。”
言罢,竟以车船劳顿为由转去歇息。
麋威见他突然变脸,怎会不生疑?
但见对方有意回避话题,只能按下不表,回头再去打听。
……
“此弩一匣十矢,能射一百二十步到一百五十步,可连发!”
“军中三石强弓虽也就能射一百五十步,却无此疾速。”
“然则,此弩虽可速射,却也因射速快,需要大量供应弩矢方可发挥其长处,否则便和步弓无异。”
“而若要大量配备弩矢,则无法用于野外作战,只能用于堡垒或者舟船之上……”
靶场上,麋威听着面前滔滔不绝的小将,一时有些走神。
直到对方喊了他好几声。
他才回过神来,道:
“足下姓向讳宠,字巨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