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蜀道鏖兵(三十) (第2/3页)
劫源门为大明王朝的建立确实出了不少力,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大家有目共睹,但是你要说他们能和蜀山以及恶己宗牺牲的人命相比,那就有些牵强了,毕竟劫源门主要的功劳都在西南战场上的出谋划策上体现的,自己门中还真没死多少人,冲锋陷阵的都是劫源门身边的蜀山,一个出谋,一个出力,分工很明确,劫源门这时候想来捞一笔,以昆仑为首的数个大门派都很难同意。
于是劫源门掌门天源道人就私下悄悄找到元锋,希望蜀山能出面说句话,蜀山和劫源门在这场漫长的战争中并肩战斗了这么久,劫源门真实情况如何蜀山是最清楚的,如果在江湖上鼎足轻重的蜀山能在昆仑面前为劫源门说句话,那么劫源门就很容易能捞到这么一笔不菲的赔偿了,可是蜀山人生性耿直,根本不会弄虚作假,但是元锋带的几位长老恰巧和天源道人带来的几位长老在这漫长的同盟中相处的还不错,既然同盟的伙伴开口了,元锋也不好意思回绝,可是弄虚作假又不是蜀山人的作风,这么一来元锋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时间犹豫不定,而天源道人索性就赖着不走了,在蜀山的知客崖上悄悄住了两个多月,缠着元锋不放,就是要让他答应。
对于劫源门这惯有的“无利不起早”的作风蜀山人早就习以为常了,毕竟高阶长老合作了这么多年,认为他们赖在这里无非就是想在元蒙残党的头上多挖一块“肥肉”,但是殊不知,劫源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这根本就是一个借口,天源道人真正的目的在于另一个惊天大秘密,他居然在这十几年中偷学蜀山剑法,之所以要缠着蜀山不放,是因为他还有最后两式没有学会,所以天源道人才缠着元锋不放,因为战争快结束了,他还没学完,当然要死缠烂打留在蜀山了。
这就是为什么说天源道人很聪明的缘故了,蜀山剑法是江湖上成名最大的剑法,其威力充分体现了武修者的真谛,可是天源道人是个道修士啊,他根本就不是武修者,这完全是两个世界的功法,道家讲究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武修者追寻则是人定胜天、永不止步的真谛,二者无论是本质的思想观念还是修行法门都是背道而驰的,同时修行搞不好就会灵气错乱甚至爆体而亡,所以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什么“道武双修”或者“佛道双修”这样的奇才,当然,青莲子可以做到,但他的手段不是正统的修行,他是通过医道改造了自己的身体,严格的来说这完全就是投机取巧,属于舞弊了。可天源道人做到了,他无师自通,也不知道他是哪一年偷偷潜入蜀山的藏经阁的,不光是蜀山正统剑法,连蜀山历代先辈自创的很多其它武道绝技他都学会了很多,大家感觉出什么没有?是的,那就是天源道人变相的已经成为了江湖上最为强大的存在,他拥有劫源门的智慧以及蜀山剑的勇猛,他将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来诠释什么叫真正意义上的“文武双全”。
这个惊天大秘密是被当时还没有叛逃的王路冉撞破的,也不知道王路冉是怎么想的,他以超乎常人的直觉洞察了天源的不轨用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