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张燕 (第1/3页)
黑山位于太行山脉的南端,是整个太行山脉的核心,黑山军之名也由此而来。
这里是张燕军的驻扎之地,处于一座高大的山峰之上,山势险峻,易守难攻;想要上山就必须经过一片巨大的丛林,林中古树参天,猛兽经常出没;如遇敌军来袭,还可在这林中布置大量的伏兵。
穿过丛林后才是走上黑山的路,山路陡峭,大军难行,张燕每一次出兵都得休整道路,否则是下不了黑山的,穿过一片长达五百多米的斜坡后,才能看见一座高大的城门,城门后才是张燕军的驻扎之地。
那城门可不是王当所部的山寨门可以比拟的,依山而建,立于两座小小的山袄之间,高三丈,厚两丈;简直就是一座坚实的城墙;就算和州城比起来也不遑多让;守城所必须的落石城中唾手可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正因为有了黑山的存在,有了太行山脉险峻的山势;各州州牧才不敢贸然进山剿贼;以至于黄巾军都兵败数年了都还没有办法剿除。
而张燕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便事无忌惮起来,首先是派使者到京城洛阳,上书朝廷请求归降。汉灵帝任命张燕为平难中郎将,命管理黄河以北山区的行政及治安事务,每年可以向朝廷推荐孝廉,并派遣计吏到洛阳去汇报。
虽然归降了朝廷,但张燕每年一样率领大军下山劫掠,可不会因为自己是官兵就会手下留情,反而是变本加厉,并州、幽州、冀州、河内等地都是张燕劫掠的对象;一则扩军增强实力,二则补充粮饷军械。
..........
黑山城墙之后,和其他城市一样,一样有百姓,但这些百姓都是老弱妇孺,没有一个青壮。
黑山军的组成除了像王当那种纯粹的匪贼以外,其他的黄巾士兵每一万人都会带有两万到三万的百姓(老弱妇孺)。
百万黑山军就是如此形成的,百姓因为活不下去了才会造反,可是如果一个人造反,那么全家都会问斩,所以好多人都是拖家带口加入的黄巾军,农民军起义的目的就是为了杀富济贫,让大家都能有饭吃,所以黄巾军一般都是全部接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